臺中市議員陳成添當選「臺中地區農會」理事長的從政經歷
善勢力傳媒社長林炳宏/台中報導
![]() |
陳成添當選「臺中地區農會」第20屆理事長 |
關於臺中市議員陳成添當選「臺中地區農會」理事長的從政經歷,以下整理其公開的資訊與背景:
陳成添的基本背景
政黨背景:中國國民黨籍。
選區:臺中市北屯區(原臺中市第6選區,2010年縣市合併後改制)。
現任職務:臺中市議員,自2010年連任至今,現為第4屆 。
主要從政經歷
1、前臺中市里長3屆、議員2屆;2010年縣市合併擔任臺中市議員至今。深耕北屯區地方基層,關注交通建設、區域發展及農業議題。在議會中曾任多屆國民黨團副書記長,協調黨團運作。
推動北屯區捷運、道路拓寬,如廍子溪周邊道路等基礎建設,並爭取增設學校、公園等公共設施。
2、與農會的長期連結
長期參與農會系統,熟悉地方農業事務。農會在臺灣具重要地方動員與經濟影響力,尤其國民黨傳統上與農會系統關係密切。
現任台中地區農會第20屆理事長,顯示其在農業團體中的影響力。農會理事長職務通常需協調產銷、爭取農業補助,並代表農民發聲。
3、地方社團參與
曾任臺中市義勇消防總隊顧問、北屯區後備軍人輔導中心主任等職,強化與地方組織的聯繫。透過參與社團活動,鞏固基層支持,尤其在北屯區的農民與傳統社群中聲望較高。
政治立場:爭取地方建設常以「務實爭取預算」形象自居,強調改善北屯區生活品質。
黨內角色:屬國民黨地方派系「紅派」成員,與前臺中市長胡志強、現任立委楊瓊瓔等人關係密切。
農會理事長的角色意義
農會理事長為農會最高決策者,影響農業政策、貸款補助及地方資源分配。陳成添結合議員職務與農會領導身份,可能進一步強化其在臺中農業區域的影響力,尤其在爭取中央與地方農業預算上更具話語權。
農會系統在臺灣具政治敏感度,過去曾因選舉動員或派系利益引發爭議,但陳成添當選理事長顯示其獲得多數農會代表支持。
![]() |
臺中地區農會組織表 |
臺中地區農會 網址:eip.afisc.com.tw/taf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