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力體力都要拚,孩子未來才會贏

     善勢力傳媒特派記者李雅珍/台中報導

台中市議員邱愛珊針對本市國高中體育班學生的學力問題提出質疑,呼籲教育局正視現行體育班制度下學生「體能強,學力弱」的隱憂。她強調,孩子們應享有教育公平與未來選擇權,不能讓運動天賦成為犧牲基本學力的代價。

據《報導者》2025年2月的專題調查,全台高達36%的體育班國中生在會考中五科皆為C等級,學力水準明顯落後,其中以棒球體系最為嚴重,部分學生學力僅相當於國小三、四年級;台中自詡為運動城市,但台中的體育班學生,也面臨同樣甚至更嚴重的問題,教育局應掌握並關心學生的學力狀況。

邱愛珊指出,體育班學生常因比賽頻繁,請假超過教育部規定天數,嚴重壓縮正常學習時間。她要求教育局說明,是否有統計體育班學生每學期請假時數?是否有長期超標的情形?更重要的是,面對學生長期不在校的情形,學校是否落實補課與補救教學,還是僅止於書面計畫,流於形式;如果孩子們在賽場上拚搏,但在教室裡卻被遺忘,這是教育的失職。

另外針對中央編列的補救教學經費,邱愛珊質疑台中市是否設置專款補助體育班補救教學,教育局應建立更嚴謹的追蹤與改善機制,並實際掌握經費的使用成效與輔導品質,避免補救教學流於表面,讓需要幫助的孩子得不到實質協助。

教育局局長蔣偉民表示,台中市未針對體育班學生的學力進行全面性調查,各校情況亦有所差異,整體而言,大多數學生的學力表現約落在B-C等級。針對體育班學生因參賽導致長期請假、學習時數受影響的情況,教育局已請各校依規向教育部申請相關輔導措施,並於比賽期間安排補課與個別輔導。另為掌握學生的學習出席情形,教育局要求各校加強缺曠管理,透過學校自我檢核表及實地訪視,確保體育班學生在訓練之餘也能兼顧學習進度與學力發展。

邱愛珊也點出,體育班中原住民與經濟弱勢學生比例偏高,反映教育系統在其他領域資源不足,呼籲教育局應該用更多教育資源支持弱勢孩子,而不是讓他們只能靠運動夢來改變命運;她強調,體育班制度原本是為了培養體育人才,但現行制度卻可能讓孩子失去學力、無法就業,成為社會邊緣人。

最後,邱愛珊要求台中市教育局對於退役或中輟體育班學生,要有完整追蹤與生涯輔導機制,而且每年需編列預算,進行「體育班學生學力與生涯發展」的長期追蹤研究,建立一個讓學生既能追求運動夢,也能擁有完整教育與人生選擇權的環境。


熱門新聞

「2025年一年一度最具指標性的選美盛事——第十三屆台灣小姐總決賽,在臺北國軍英雄館隆重登場」

「警政署最新人事 118名高階警官完整異動名單」

「智慧局公布114年第2季智慧財產權趨勢」

「豐原車站驚傳砍人!她申請保護令仍遭前男友刺傷 大廳地板滿是血跡,保護令又出包?邱愛珊議員呼籲中央補破網」

「2025(乙巳)年八卦山關公文化節義薄雲天書畫展 中華美術家協會 台南市向陽藝術學會雙聯展 盛大開幕」

台中市北區匹克球委員會訓練中心「LIN匹克球球友會」昨日成立

「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校長今 (25)日遴選 陳坤盛教授當選第9任校長」

《人事報導 》法務部114年檢察官人事調整案

「726大罷免雙重門檻:達標不等於成功,同意票仍需過半數關卡」

《快訊 》臺中市政府近日有新一波人事異動!劉素幸調升運動局十職等專門委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