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疫規範不斷更改 累死基層! 市議員張耀中為醫護人員請命

 

(大台中善勢力傳媒記者李雅珍/臺中報導)

 

新型冠狀病毒(COVID-19)確診人數不斷攀升,第一線醫療人員負荷愈來愈沈重,以台中最近每日確診近9千人,加入社區PCR檢驗所共35家醫療院所,平均每一家醫療院所每日要處理200、300筆確診者資料,不少基層醫師向議員張耀中反映,因「確診的確認規定不斷改變」,「電腦上傳確診資料非常繁瑣」,己累死基層,一旦延誤上傳還可能被依傳染病防治法開罰,讓醫師心生恐懼。

 

市議員張耀中為第一線醫療人員請命,要求衛生局承諾:在現階段不對辛苦的醫療人員開罰。

 

張議員指出,台北市文山區就有一間診所,因未及時將確診者的檢驗報告上傳,可能成為北市第一家被依傳染病防治法開罰的診所,此案例已造成第一線醫療人員的恐慌。

 

依照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,醫師違反39條通報義務,依照第64條規定,處新台幣9萬元以上45萬元以下罰鍰。

 

張耀中說,許多醫師冒著生命危險,挺身協助做「社區檢驗所」幫忙做PCR,但部份醫師對行政作業不了解,更因台中確診人數一直攀升,作業量非常大,在沒有人力協助下,萬一沒在24小時內上傳,恐遭開罰。

 

張耀中說,最近有位醫師向他陳情說,健保局給的上傳醫令不斷增加,電腦上傳步驟很繁瑣,基層仍努力去克服執行,但疫情日趨嚴重,確診病人暴增,第一線診所已經「兵荒馬亂」,每日忙著做視訊門診,還要幫忙打疫苗,並隨時了解不斷改變的上傳醫令及龐大行政作業,每日常要加班到晚上11點,已累垮基層醫療。

 

這位醫師說,他有一位病人因家中有確診者自己屬於居家隔離個案,在5月中旬要求視訊看診,然而該病人快篩後陽性即判定陽性確診,但3日後等病人反應,才知確診報告可能因自己過忙和電腦出問題,導致資訊傳輸疏漏。

 

張耀中認為,雖然傳染病防治法第39條與42條,要求醫師對法定傳染病在24小時內必須通報,但行政罰法第 7 條也規定,若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「非出於故意或過失者」,可不予處罰。

 

張耀中說,「法律不外乎人情」,市府衛生局應考量第一線醫師的工作量以及台中市疫情實際狀況,善用行政罰法免罰的規定,以鼓勵代替懲罰,不應對加入社區檢驗行列的醫療院所開罰,並且給予實質的行政協助。

留言

熱門新聞

「2025年一年一度最具指標性的選美盛事——第十三屆台灣小姐總決賽,在臺北國軍英雄館隆重登場」

「警政署最新人事 118名高階警官完整異動名單」

「智慧局公布114年第2季智慧財產權趨勢」

「豐原車站驚傳砍人!她申請保護令仍遭前男友刺傷 大廳地板滿是血跡,保護令又出包?邱愛珊議員呼籲中央補破網」

「2025(乙巳)年八卦山關公文化節義薄雲天書畫展 中華美術家協會 台南市向陽藝術學會雙聯展 盛大開幕」

台中市北區匹克球委員會訓練中心「LIN匹克球球友會」昨日成立

「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校長今 (25)日遴選 陳坤盛教授當選第9任校長」

《人事報導 》法務部114年檢察官人事調整案

「726大罷免雙重門檻:達標不等於成功,同意票仍需過半數關卡」

《快訊 》臺中市政府近日有新一波人事異動!劉素幸調升運動局十職等專門委員